2022-07-08 13:23:23 來源:南方日報
一念秋長,碧落瀲滟,這里有看得見鄉愁的百年客家圍屋;清風以北過南巷,南巷故人不知還,這里有古色古香的千年淡水老城;鵝城萬雉半入鑑光,漁歌樵唱朝夕相聞,這里有宛轉悠揚的客家山歌(惠陽皆歌);芳氣襲人娘酒香,酥丸一對迎十丸,這里有心靈手巧的客家人在非遺美食中賡續故鄉味道;千年文脈鐘靈毓秀,名人名城人杰地靈,這里還是光榮的革命老區和著名僑鄉……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部腹地的惠陽,坐擁惠州平潭機場和廈深高鐵(惠州南站),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正成為都市人的休閑旅游旺地。
近年來,依托“高空—高鐵—高速”交通優勢,惠陽深挖客僑、古邑、紅色、非遺等文化魅力,瞄準廣東省打造世界級休閑旅游目的地、粵港澳世界級旅游休閑灣區的發展定位,舉全區之力開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如今,山水依舊,人文更勝,千年惠陽在開放之中煥發新活力。
文化賦能旅游
深挖資源稟賦打造文旅品牌
千年歸善,人文惠陽?;蓐柦ǔ菤v史悠久,隋開皇九年始稱“歸善”,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
千年的積累,為惠陽積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
邂逅秋長碧滟樓、會龍樓、鎮隆崇林世居、淡水曲水樓……建筑藝術里承載著悠悠歲月,傳承著客家文化;
品味客家九大碗、客家娘酒,感受惠陽皆歌、客家涼帽……民俗中有著地道風土人情;
探訪革命老區,傾聽僑鄉故事,這片孕育鐵筆御史鄧承修、眾將之將鄧仲元、北伐名將葉挺、吉隆坡王葉亞來等名人賢士的土地,除了古樸韻味,還有血性豪情。在這片熱土上,英杰輩出,薪火相傳。
惠陽在探索“黨政統籌、多創并舉、品牌建設、平臺構建”的全域旅游發展路徑中,積極培育文化旅游新業態。
近幾年,惠陽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華僑文化和生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了“名人、名城、名果、名樓”四大名著文化旅游名片,形成了“千年歸善·活力惠陽”文化內核,以文化內核引導文旅體品牌打造。
從葉挺紀念館、淡水老城、東平窯陶瓷文化園到鄧承修故居、鄧仲元舊居主題文化展示館和葉亞來主題文化展示館……目前惠陽擁有1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5個傳統村落、15項“非遺”項目、72條歷史街道、108棟歷史建筑、131處不可移動文物。2020年惠陽區申報的“惠州將軍故里歷史文化游徑”成功入選首批廣東省歷史文化游徑。
惠陽紅色旅游資源豐富,革命遺存遍布山水之間,為進一步活化利用紅色革命遺址資源,惠陽區打造了“走進將軍故里,感悟革命精神”“尋根老城文脈,追憶紅色歷史”兩條紅色旅游線路。
惠陽區以葉挺故里為主體,對標國家5A旅游景區創建標準,深挖葉挺名人故事,搭建紅色文化交流平臺。以環葉挺森林公園為突破,整合周邊革命遺址、名人故居、客家圍屋、田園、山林、溫泉等資源,發展提升民宿、農家樂等休閑業態,編制完成了《惠陽環葉挺森林公園旅游區總體規劃(2018-2030年)》和《葉挺故里文化生態家園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旨在建設以周田村為核心,輻射茶園、官山、雙田、嶺湖五個行政村的區域高標準鄉村旅游集聚區。
除此之外,惠陽區還推進了其他名人故居的活化利用?;蓐枀^財政每年投入1000萬元,作為文化旅游專項資金,用于文化遺產保護。其中,鄧承修故居(壺園)、鄧仲元舊居、葉亞來故居3座名人主題文化館建設完成后已向公眾免費開放,三座名人主題文化館成為惠陽文化旅游的一個亮點,并通過其社會效應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做旺鄉村經濟
半小時從都市到田園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離大中城市周邊兩小時左右的鄉村游成了市場新熱點?;蓐柵R近深莞,從惠州南站10分鐘可達深圳坪山站,30分鐘以內可抵達深圳北站。
抓住交通優勢,運用好豐富的休閑農業資源,惠陽以鄉村游做旺鄉村經濟。
2018—2021年,惠陽投入1.17億元用于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示范村,安排5.56億元改善鄉村旅游交通,同時統籌涉旅資金投入,將全域旅游發展融入名鎮名村、美麗鄉村、水環境治理等建設中,實現農村面貌、全域旅游環境的全面升級。
在政府主導打造美麗宜居示范村基礎上,惠陽引入社會資本實施“三變工程”,農村變景區景點、農民變旅游從業人員、農產品變旅游商品,由點連線、織網成面,抱團發展,統籌大鄉村資源,整體打造鄉村旅游目的地。
在多方助力下,秋長谷里、良井原鄉、永湖亞維濃生態園、鎮隆丹鳳谷等一批網紅鄉村游構筑起一片惠陽鄉村旅游產業集群。
2018年底,秋長谷里一期建成開放,當地的百年客家圍屋松喬樓在保留傳統古建筑、當地文化的基礎上,化身成精品民宿,還加入餐飲、田園采摘、營地教育、無動力樂園、手作體驗等多種業態。
項目運營后吸引了大量深莞客,據當地運營人員介紹,項目運營至今每年游客量達50萬人次以上,成功讓空心村成為了田園休閑網紅打卡圣地,擱置的的荒地成為了田園體驗區。
當地茶園村的村民通過“就業+租金+收益分紅”合作增收致富,項目已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超100個,為當地每年創造500萬元收益。
如今,惠陽探索出實踐鄉村旅游六種模式——以良井鎮霞角村、大白村、時化村等為代表的新農村連片開發型;以茶園村(鄉村民宿)為代表的鄉村創業激活型;以周田村為代表的文旅融合型;以官山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活化型;以東澳村為代表的帶頭人引領型;以茶園村為代表的旅游精準扶貧型,使鄉村變成“農民的家園、市民的公園、游客的樂園”。
2021年,惠陽區在鄉村旅游方面,接待游客200萬人次以上,鄉村旅游收入3億元,輻射帶動農戶3萬多戶,戶均增收6000多元。
當前惠陽區正全力打造懷安原鄉田園休閑示范帶、將軍故鄉文化體驗示范帶、東坡荔鄉農業觀光示范帶三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更多生機和活力。
產旅融合促發展
推動全域旅游提質增效
旅游+文化、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鄉村……惠陽在創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過程中,結合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旅游”,提升旅游產品開發、服務管理水平,促進旅游業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打造文化和旅游產業新引擎。
惠陽是中國吉他和尤克里里的最大生產地,被譽為“中國吉他產業之都”?;蓐枌⒓a與文化旅游相結合,自2017年以來連續5年組織了吉他文化藝術節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助推吉他產業提檔升級。這期間,惠陽吉他文化藝術節探索出了“文藝演出、美食品鑒、文創展覽、體育賽事、休閑購物等多元模式。
戶外運動節是惠陽以“體育+”賦能全域旅游發展的有益嘗試。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賽事活動,或競技看點十足,或串聯山水美景,或融合手信美食,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齊聚一堂,帶動了惠陽餐飲、住宿、交通、娛樂、商業等文旅相關產業聯動發展,也為市民日益增長的運動需求提供新平臺。
旅游是全身心的美感體驗,需要全方位打造美好環境,這與公共旅游服務密切相關。近年來,惠陽在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過程中,全力提升公共旅游服務。
硬件上,惠陽統籌部門資源資金,合力提升全域旅游基礎設施,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導覽標識系統、旅游驛站、觀景平臺等公共服務設施有序推進,綠道、碧道、古驛道等慢行系統網絡不斷完善,“雙環、雙帶”旅游風景道建設基本完成?;葜菽险?、平潭機場、惠陽汽車客運總站的集散服務和分布于各主要景區和重要節點的游客咨詢服務點,為旅游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
軟件上,惠陽推進全域旅游數字引領工程,完善了“惠陽文旅體”微信公眾號和各景區景點的數字化平臺,覆蓋“衣食住行購”,為游客提供了“全景式、全業態、全程化”服務。
為進一步激活旅游市場,惠陽還連續兩年安排100萬元文旅體消費補貼,同時出臺《惠陽區扶持旅游市場補助資金工作措施》、制定《惠陽區發放惠民文旅消費券扶持文旅行業經濟發展工作方案》等激活文旅市場。
2021年,惠陽區扶持旅游市場補助資金工作措施出臺,截至目前補助人數達11052人,補助金額達453700元,有效帶動了惠陽本地游。2021年下半年以來惠陽區發放了三批惠民文旅消費券共60萬元,累計帶動消費約400萬元。
上一篇: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 崇左市公安局開展集中清查行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
国产精品18HDXXXⅩ_性少妇饥渴XXⅩXXHD_国产美欧州欧美_JAPANESE VISA韩国